JCN:运动对心衰患者端粒长度的影响
2024-05-11

心力衰竭(HF)患者端粒长度减少。炎症是一种公认的促进端粒缩短的机制。虽然已知体育活动可以增加端粒长度,但其对心衰的影响尚不清楚。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Nursing杂志发表了一篇短报,探讨运动对心衰患者端粒长度的影响及其与IL-1β的关系。

1715398974339_5589937

这项研究使用先前收集的心衰患者数据进行二次分析,这些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为期3个月的家庭有氧运动干预(n=17)或注意力控制(n=15)。运动组接受运动处方,采用渐进式、中等强度和剂量特定的运动方案,参与者在前两周以60%最大心率步行30分钟,每周3次;第3周和第4周以60%最大心率步行45分钟,每周3次;剩下的8周以70%最大心率步行45分钟,每周3次。注意力控制组接受HF教育材料和柔韧性和伸展运动的指导。数据收集时间为2014年12月至2016年10月。干预后测量HF患者(射血分数降低的69%)的总端粒长度和IL-1β水平。

结果显示,参与者(N = 32)的平均年龄为60岁,48%为女性。平均体重指数为30.64 kg/m2,平均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34.25%。与对照组相比,运动组有血脂异常史的参与者比例更高(71% vs 27%;P = 0.032)。端粒总长度与年龄、性别、种族、LVEF和合并症无关。3个月时,运动组的端粒总长度高于对照组(10.38[1.2] vs 7.96 [2.6] kb/chromosome end;P=0.006),效应量中等(η2 = 0.410)。

1715398974352_5589937

干预3个月后,运动组血浆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1.31 [0.6] vs 1.75 [0.4]pg/mL;P= 0.028),效应中等(η2 = 0.367);从基线到干预3个月后的总端粒长度增加(9.29[1.2] vs 10.38 [1.2]kb/chromosome end),效应量中等(Hedges' g = 0.76);血浆IL-1β水平下降(1.51 [0.3] vs 1.31 [0.6] pg/mL;P = 0.002),效应量较小(Hedges' g = 0.41)。对照组没有观察到随时间的明显变化。总端粒长度与基线(r = - 0.463,P = 0.008)和3个月后(r = - 0.442,P = 0.011)的IL-1β水平呈负相关。

结果表明,端粒长度与IL-1β之间的关系提示炎症与细胞衰老之间的关系。中等强度运动有助于维持细胞功能,从而改善心衰患者的预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炎症和氧化应激的作用以及运动对心衰患者细胞健康的影响。护士在促进持续性心衰患者通过身体活动改变危险因素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原文出处:

Brittany Butts, Chloe Hope, et al, The Effects of Exercise on Telomere Length in Persons With Heart Failur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Nursing,2023, DOI: 10.1097/JCN.0000000000001044.


公众号